>
◎多元化的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已成為澳洲經濟與社會結構中一項不可或缺的要素。過去十年來,已從精英教育轉型為普及教育。近年來的政策重點包含國際化、職業發展、研究暨研究訓練的集中化、教育與訓練部門的共同合作,以及資訊科技於教學暨研究方面的應用等方面。 澳洲的教育持續發生重大變化。科技方面的發展,例如資訊科技與生物科技,對於產業發展及教育機構的學科內容,具有深遠的影響。工商業界對於融合技術、管理及企業創辦技能的條件要求,帶動教育機構課程內容的新需求。 澳洲的大學擁有牢固的國際連結網路,從個人研究合作案,以至於與其他國家大學的聯盟,涵蓋所有活動的內容。. 2000年,澳洲政府將提撥總金額達57億澳元的經費,資助40所高等教育機構﹔其中51億元用於發放獎學金、3,940萬用於專案計劃,還有合計達4億4,550萬元的研究計劃經費。 澳洲政府期望能在高等教育方面達成一些目標,這些目標包括:
至於公開募款的大學院校,為求公平起見,也為完成原住民培訓,則必須提出品質保證及改進的計劃,並且每年發表。 澳洲政府承諾要確保高等教育的品質。而為維持優質的高等教育系統,澳洲政府與各州和領地、以及高等教育單位合作,已展開一系列的措施,其中包括成立澳州大學品質機構(Australian University Quality Agency),將從2001年起定期審核各大學在海內外舉辦的各項活動。 ◎大學與業界的合作 澳洲承諾建立一創新的文化,以達成國內及國際資訊網路的最佳利用、鼓勵各種形式的研究創造、促進大學研究人員與業界的合作,並將研究成果廣為傳佈。 在聯邦透過專案的直接支持及鼓勵下,研究合作的範圍已有所增長﹔諸如與產業研究暨訓練機構(Industry-Research and Training Scheme, SPIRT)的策略合作(Strategic Partnerships)等,協助大學院校與產業界在管理研究方面進行合作連結,並為合作研究中心(Cooperative Research Centres, CRCs)籌措資金。合作研究中心已成為大學在製造、資訊與通訊、礦業、能源、農業、生態環境,以及健康與製藥業等多元方面上,與全國改革系統相互連結的有效途徑。 科技園區與其子科技園區透過科學與產業的研究發展(R&D)活動,促成重要技術的進步,並開創出利於研發、創新暨技術移轉,以及區域發展的環境。澳洲擁有數個重要的科技園區及其子科技園區,其中包括位於阿得雷德(Adelaide)的蒂巴頓研究暨商業區(Thebarton Research and Commerce Precinct),以及位於雪梨的澳洲科技園區(Australian Technology Park)與馬奎爾大學研究園區(Macquarie University Research Park)。 ◎澳洲歡迎國際學生到來 澳洲歡迎逐年增加的國際學生前來澳洲就讀各級學校。根據初步估計,1999年大約有130,000名國際學生在澳洲就學,比1998年增加了二個百分點。此外,還有27,000名國際學生登記就讀澳洲的海外大學,增加了34%,使1999年登記就讀澳洲教育機構的國際學生總數達到近157,000人,較1998年高出六個百分點。這些學生中的大部分(超過75%)是在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單位修習課程,最熱門的學習領域為商業、管理與經濟。 近十年來,教育成為澳洲的主要出口市場之一,1999年的營收超過30億澳元。身為英語系國家中僅次於美國及英國之後的第三大教育出口國,到澳洲接受高等教育的海外學生人數越來越多,成長率遠較前二名的競爭對手高出許多。 澳洲也擁有具國際競爭力的職業與學院級教育水準,以及優異的英語訓練單位。 前11名學生來源國皆位於澳洲所在的亞太區域。
◎前瞻未來 高等教育,包括學術研究在內,戲劇性地受到全球化、以及資訊與通訊技術革命的影響。知識本身,以及如何創新、管理、傳播與應用知識,將是在新來臨的千禧年間,識別強勢經濟體與健全社會的一項要素。 未來二十年可望見到澳洲教育逐漸成為一個國際企業,可將服務傳送到全球市場,且國際性的連結對知識的創新與發展亦是不可或缺的。而通訊科技的發展更將強化這些趨勢。 這種種發展,將持續改變高等教育的傳輸與資訊的管理,對於教學與學習的本質,以及教育及研究機構的供給,有著深刻的影響。 當製造過程與資本益趨機動多變,多元化、高品質的高等教育便將成為澳洲最重要的相對優勢之一。 ◎靈活而受過訓的勞動人力 傑出的教育系統,是開創出具國際競爭性之勞動人力的重要因素。 至1996年為止的十年間,澳洲的勞動人力成長了20%,相較之下,比其他國家成長得更快。 由於目前移民量較少,加上出生率降低和人口老化的影響,預期未來勞動人力的成長將趨緩。 在近數十年間,由農業與工業轉向服務業的變化快速,新興的工作都是屬於服務業的範疇。目前約有35%的澳洲人從事於專業、技術、管理或行政的工作。 各國職業成分比較
資料來源:澳洲統計局(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勞工統計資料6101.0,1997年版,表10.8,第213頁。
|
澳洲教育中心 澳洲政府教育部唯一駐台官方機構 地址:台北市基隆路一段333號26樓2602室 郵遞區號110 電話:02-8725-4150 傳真:02-2720-2814 E-mail: aec@aec.org.tw 網址: http://www.aec.org.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