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澳洲大陸面積769萬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的最大的島,也是世界上最小的陸塊,南北長約3,700公里,東西寬約4,000公里。 澳洲為全球第六大國,僅次於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與巴西,但人口卻少了許多(約1,900餘萬)。 這種多元性是由原住民文化、早期的歐洲移民,以及從世界各地相繼而來的移民潮所滋養融合而成,為競爭優勢、豐富文化、社會安定的根源。
![]() ◎國歌 ◎語言 ◎國慶日
![]()
此外,澳洲也管理七個外島地區,包括諾福克島、無人居住的珊瑚海島區、科克斯(基靈)群島、聖誕島、無人居住的亞西摩爾島及卡迪亞群島區、位於南極圈附近的赫德島及麥當勞群島區,以及澳屬南極地區。 澳洲政府採聯邦制,分聯邦、州和地區政府。澳洲的聯邦政府以總理為首,州政府則以州長為首。 1778年,來自歐洲的移民首度在新南威爾斯州的首府雪梨定居﹔如今的雪梨,已為澳洲第一大城,也是2000年奧運的主辦城市。雪梨的港灣大橋與雪梨歌劇院,都是世界知名地標﹔這裡的國際機場,則是國際往來的重要樞紐。 維多利亞雖然是澳洲最小的州,但人口數卻排名第二,也是人口最密集的州。首府墨爾本為澳洲第二大城,曾主辦1956年的奧運。本地人一向對運動非常熱衷,而每年十一月舉辦的《墨爾本盃賽馬》,則令全澳洲陷入瘋狂。
昆士蘭的範圍,從約克角的熱帶雨林區延伸至溫帶地區,東北方的海岸線點綴著繽紛的大堡礁(Great Barrier Reef)。首府為布里斯本。本州共有三座國際機場,分別位於布里斯本、凱恩斯與湯斯威爾,以服務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南澳由非官方的殖民委員會所建立,並不接收任何犯人。每兩年於首府舉辦的阿得雷德藝術節,為國際級的文化盛宴。 由諸多島嶼組成的塔斯馬尼亞,與澳洲大陸以巴斯海峽相隔,是澳洲最小的一州。首府荷巴特也是每年《雪梨─荷巴特快艇賽》的終點站,這是澳洲極具代表性的划船比賽。 北領地的面積比兩個法國還大,人口卻不到200,000,首府為達爾文,而愛麗絲泉則是內陸的重要城市。烏魯汝國家公園和卡卡度國家公園,都位在北領地之內。 澳洲首都特區(簡稱ACT)於1911年在新南威爾斯成立,並將坎培拉訂為澳大利亞首都。聯邦國會、國立圖書館、國家劇院、高等法院、戰爭紀念碑等國立機構,都設在首都特區之內。
◎澳洲的人口分布 澳洲的生活方式反映了澳洲人的西方文化淵源。澳洲與西歐和北美洲的人民生活方式相似之處較多,差異較少。
◎各大城市居住人口就業狀況 ◎慶祝澳大利亞獨立建國100年
![]() 澳洲位處於南半球,四季分明。
澳洲的溫度因地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北部的氣候和東南亞及太平洋地區差不多。昆士蘭、北領地及西澳在一月份平均溫度日間約29℃,晚上20℃,而七月份平均溫度日間約為22℃,晚上10℃。新南威爾斯、維多利亞、塔司馬尼亞及南澳在一月份的日間均溫約26℃,晚上為12℃,而七月份日間均溫則約15℃,晚上約7℃。
![]() 在澳洲共有三個時區,分別是: ☉東部標準時間 ☉中部標準時間 ☉西部標準時間 ◎世界先進科技的搖籃--諾貝爾獎的常勝軍 澳大利亞的科學家稱得上是世界級的冠軍科學家。他們的研究結果,對地球上每一個角落的人類生活都產生重大的影響,從原子吸收分光鏡(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scope)到塑膠貨幣,從基因剪(Gene shears)到盤尼西林的發明,澳洲的科學家為全體人類的生活進步創下了不可抹滅的功績。 葛蘭姆•克拉克(Graham Clarke)教授則發明一種喚醒重度聽障者聽覺神經的電子耳裝置。一個服務澳大利亞薄膜及生物科技研究中心(Australia
Membrane and Bio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的科學家團隊,建立了一種附有分子大小組件的儀器,這種技術最初只是應用在極端敏感的生物感應器上,但目前已廣為應用。 澳洲的創舉中有部分與科技關連性低,卻與人性密切相關。已故的福瑞德•哈洛斯(Fred Hollows)博士發展出廉價的角膜移植法,以治療開發中國家常見的失明症。這項工作由他遺孀所領導的基金至今仍持續進行著。 至少有八位澳籍人士曾榮獲諾貝爾獎,其中有七位是科學家,以一個僅擁有一千九百萬人口的國家而言,這應該是一項令人驕傲的記錄。 最早在科學成就上獲得諾貝爾獎榮耀的是威廉.布瑞格爵士(Sir William Bragg)以及他的兒子威廉.勞倫斯(William
Lawrence)-也就是後來的勞倫斯.布瑞格爵士(Sir Lawrence Bragg)。父子二人因為建立水晶結構的x光分析科學理論,而在一九一五年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當時勞倫斯年僅二十五歲,他也是有史以來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 以後的八十多年歲月中,許多傑出的澳洲人相繼因其智識上的成就,而獲得世界級獎項的認同。澳洲人不僅在科學上的成就為世人認同,一九七三年澳洲小說家派崔克.懷特(Patrick
White)獲頒諾貝爾文學獎。他的八本小說作品被公認提供世人另一種獨特的觀點來深入探討澳洲人的性格。 霍華德•福羅瑞(Howard Florey),因為研發出世上第一種抗生素─盤尼西林,而於一九四五年時獲得諾貝爾醫學獎。福羅瑞和他的工作夥伴─爾尼斯特,錢恩(Earnest
Chain)一同發現了從特異青黴茵中醉取盤尼西林的方法,盤尼西林的元素是亞歷山大佛來明爵士在一九二八年發現的。此項研究結果使得盤尼西林日後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得以大生產,拯救了世界上數以百萬人的性命。 在布瑞格父子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之後,約翰•康佛思公爵(Sir John Cornforth)於一九七五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此獎項是對他在酵素的立體化學上的研究成果表示肯定,而酵素正是建構所有生命過程的催化劑。 其他桂冠級的澳洲傑出科學家,也幾乎都出身於生化界。例如在一九六O年得獎的馬克法蘭•柏那(Macfarlane
Burnet)因其在人體免疫系統上的成就而獲獎。柏那早期所做的病毒影響細菌細胞的研究,對日後的基因工程革命佔有重要的地位。 約翰•艾克勒斯爵士(Sir John Eccles)。專研中樞神經系統,其針對神經刺激的化學傳導方面的研究成果,讓他獲頒1962年諾貝爾醫學獎。 澳洲在醫學研究方面的世界領先傳統風範依舊持續著。彼得朵合第博士(Dr Peter Doherty)是最新任的澳籍諾貝爾獎得主,於一九九六年因為他在免疫學上的成就而獲獎。
欲查詢更詳細澳洲概況資訊,可上網至澳洲外交暨貿易部的 |
澳洲教育中心 澳洲政府教育部唯一駐台官方機構 地址:台北市基隆路一段333號26樓2602室 郵遞區號110 電話:02-8725-4150 傳真:02-2720-2814 E-mail: aec@aec.org.tw 網址: http://www.aec.org.tw |